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照顾74岁瘫痪婆婆6年,她竟然说我不要她 [复制链接]

1#

刘翠华今年49岁,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由于婆婆不慎摔倒后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刘翠华辞去了在服装厂的工作,回到家中相夫教子,并负责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

刘翠华和丈夫范大海相差两岁,范大海在县城的家具厂工作,每月收入超过元。

刘翠华的儿子正在大三读书,当他回家时,为了奶奶买了一块软软糯糯的蛋糕。因为奶奶的牙不好,所以她特别喜欢吃这种蛋糕。

刘翠华对婆婆提醒道:“妈妈,您的血压和血糖都偏高,蛋糕的甜度过高,不宜多吃。”

刘翠华看到婆婆用怒视凝视着自己,不悦地说:“我的孙子孝顺我,我只是想吃点东西,我都活到这把年纪了,也没什么好顾忌的。”

自从上一次端午节,两个小叔子带着他们的家人回来看望婆婆后,婆婆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总是想找刘翠华有意见。

尽管刘翠华对婆婆的照顾无微不至,她对婆婆的好意举措,婆婆总是会挑剔找茬,经常说她不够细心,没能好好服侍她。

刘翠华感到沮丧。这些年来,她认为自己对婆婆尽了心力,即使婆婆对她的表现不够满意,她也没有任何懊悔之情。

当她嫁入婆婆家时,她立刻意识到她的婆婆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老太婆。

婆婆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使村里有女儿的家庭都非常羡慕。他们家有这么多男丁,预示着日后家族的繁荣昌盛将会加强吧?

婆婆一直都备受赞誉,她的心气都比较高傲。每天她将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并且出门时总是昂首挺胸,认为别人都应该尊重她。

范家的三兄弟都与他们的父亲一样性格稳重,勤劳努力,对母亲也非常听话。

在兄弟俩结婚后,他们决定分家居住,修建了全新的房子,开始了各自的小家庭。唯独父母仍然继续住在老房子里。

范家的第二个儿子和第三个儿子都有学过木工技术,在农村里找不到赚钱的机会,所以他们就带着妻子,一起去外面的城市打工。

他们的子女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直到孩子们都上了初中和高中,刘翠华的公公婆婆才稍微松了口气。

公公在60多岁时因病去世,留下婆婆独自生活。幸运的是,她有3个儿子为她提供生活费,使她在整个村子里过得相对舒适。

刘翠华还记得,那是6年前的一天,她的婆婆在村里跳广场舞时,突然晕倒在地上。

大家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刘翠华的婆婆因为血压不稳定,导致了脑溢血。

婆婆接受手术后,身体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康复,但仍然面临着中风后遗症的困扰。

婆婆的手脚不再灵巧,行走摇摇晃晃,说话也不流畅。她无法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有人时刻陪伴照料。

刘翠华当时在一个服装厂做车工,月薪达到多元。然而,她意识到作为长子媳妇,她的婆婆需要照料。由于丈夫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只有她能够负责照顾婆婆。

因此,刘翠华决定辞去工厂工作,把婆婆接到自己家里。她会照顾婆婆的饮食,给她换洗衣服,擦拭身体。

当天气晴朗时,刘翠华会用手推车把婆婆推出家门,带她在村里漫步,让婆婆呼吸新鲜的空气,与村民们交谈。这样一来,婆婆逐渐走出了病痛的阴影,脸上的笑容也日益增加。

六年过去了,刘翠华一直精心照顾着婆婆。婆婆以前对大儿媳并不怎么看得起,对她说话也大声吆喝,可能是因为婆婆以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儿子和儿媳都应该对她尊敬吧?

然而,当婆婆生病后,她发现大儿媳对她的照顾就像亲生母亲一样贴心,这让她的脾气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刘翠华的说话方式也变得温顺了很多。

刘翠华的两个小舅子每个月都会给他们母亲元的赡养费。然而,婆婆却将这些钱全部交给刘翠华,让她用于家庭开支。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婆婆从来都不舍得给大儿子家里一分钱。

因此,刘翠华发现婆婆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这让她感到宽慰。她更加全心全意地照顾婆婆。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婆婆的情绪似乎又发生了变化。

在端午节期间,刘翠华的两个小叔子都带着他们的家人,兴高采烈地回到乡村探望母亲。

在忙碌之中,刘翠华煮了一桌美味佳肴。小叔子们聚在餐桌前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美食。

平常婆婆都不与我们一起在餐桌上用餐,她喜欢在房间里独自进食。但是那一天她看到儿子们都回来了,心情非常高兴,她就坐在轮椅上,让刘翠华把她推到餐桌旁边,与儿子们的妻子和孙子孙女们一起吃饭,听他们讲述外面的新鲜事。

刘翠华也在一旁聆听着他们的对话。这两个兄弟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外面赚了很多钱,他们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还买了一辆小车开回了村里。这让大家都非常羡慕。

刘翠华一家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尽管她的丈夫范大海是一名有着木匠技术的人,但他性格太过老实善良,只能按照厂里的规定认真工作。

范大海每个月收入数千元,大部分都用于支付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他们家没有能力在县城购买房子,每天他都骑着电瓶车往返于十里外的工厂上班,从未有过购买车辆的打算。

多年来,刘翠华一直受腰间盘突出的困扰,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然而,考虑到家里的收入不多,为了节约开支,她一直迟迟未决定动手术,不舍得花这笔钱。

刘翠华一个人准备了许多菜,可是她的腰疼又犯了。她想起自己需要起身去厨房端汤,但是当她试图独立站起时,她的腰再也无法支撑她的身体。她只能架起上半身,手扶桌子,弯着身子慢慢走了几步。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法缓解身体的痛苦。

儿媳妇刘翠华弯着腰走路,她的婆婆知道她患有腰椎盘突出的疾病。婆婆对她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走?腰痛的时候应该休息,有什么事情就让你弟妹们去做。”

刘翠华说道:“我发现桌上的排骨汤有点凉了,厨房里还有热的汤,我打算去盛一碗出来。”

看到这个情况,两个弟妹急忙站起来说:“大嫂,我们搞定就好了,今天回来过节,给你带来了这么多麻烦,让你感到辛苦,我们真的很过意不去。”

刘翠华笑着回答:“没关系。”然而,婆婆却责备她说:“明明身体有毛病,医院,你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为什么要逞强呢?你以为病可以自己好起来吗?”

每年过了端午节,刘翠华的婆婆总是对她挑剔不满,指责她做事拙笨,让她自己待在一旁休息,表示她自己可以独立吃饭、洗脸。

刘翠华见到婆婆行动不便,于是情不自禁上前帮忙,可总是被婆婆不耐烦地拒绝。

上个月是婆婆的74岁生日,以往的时候,婆婆为了不耽误两个小儿子和儿媳在外面挣钱,通常都没有特别重视过生日。

当时,刘翠华的婆婆只是请求她煮两个没有调味的鸡蛋,煮熟后剥掉壳,将壳扔掉,以驱除厄运,象征着长了一岁,也就是过生日的仪式。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生日上,婆婆却做出了引人注目的举动。她让范大海给他的两个弟弟和弟妹打电话,要求他们都回来,为老妈庆祝74岁生日。

我知道这是老妈特别叮嘱的事情,所以我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回来了,他们分别给老妈准备了块钱的生日红包。

婆婆接过了红包,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她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们都能回来看我,我真的非常开心。妈妈已经74岁了,不知道还能过几个生日呢?”

所有的儿子和儿媳都急忙安慰老母亲说:“妈妈,您的身体真的很健康,一定能享受长命百岁的美好岁月。”

思索片刻后,老人对两个儿媳说:“我每天都吃着你大嫂做的菜,已经吃腻了。今天你们回来了,就去厨房做些吃的吧,我想尝尝你们做的。”

听到这话,两位儿媳都点头应下,便进了厨房忙碌起来。而刘翠华则第一次被晾在厨房外面,感到有些不自在,想跟着进去帮忙,却被婆婆拦住了。

为什么不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呢?等会儿你的腰和腿就不会疼了,别人又不能代替你承受这种疼痛。

刘翠华只得停下脚步,等到午饭时,她的两个弟妹一起努力,也准备了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肴。

她们感到非常疲劳,坐到餐桌旁时好像失去了对食物的味觉,只想喝水,完全没有食欲。

一个妹妹对刘翠华说:“以前我们总是吃大嫂炒好的菜,从没觉得有多困难,但今天我自己动手炒了这么多菜,才意识到原来真的很累,大嫂,你真的辛苦了。”

刘翠华笑着说:“对这个已经适应了,还算可以吧。”

当大家都坐好后,婆婆突然开口说:“今天我让你们兄弟们回来给我过生日,实际上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大家都怀疑地注视着老太太,然后她继续说道:“我患病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大嫂在照顾我,她是家中的长媳妇,带头照顾我,这本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你们也知道,她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病,因此她照顾我的能力有所下降。而且医生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才能康复,我现在也不想让一个身体不好的人来照顾我了。

众人纷纷面露惊讶之色,不明白母亲又打算搞出怎样的新花样。然而,她却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因此,我决定让老二、老三,或者你们的媳妇回来照顾我。你们自己商量一下,看看是辞掉工作回来照顾我,还是支付赡养费请个保姆?”

范大海老实巴交地在旁边轻轻地拉了一下母亲的手,低声问道:“妈妈,两个弟弟不是应该给您支付赡养费吗?”

他的母亲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说:“他们每月只给我块钱的生活费,这点钱能做什么呢?够请保姆照顾我吗?”

大家沉默不语,老母亲继续说:“这些年来,我生活不能自理,大儿媳妇辞掉了工作,回来照顾我,解决了你们两家的后顾之忧,你们才能放心出外工作赚钱,因此现在你们的生活都过得不错,能买房买车,但是你们大哥一家的日子却不好过啊。”

刘翠华不禁感到诧异,她平时岂不是总是惹婆婆生气,被指责照顾不周吗?怎么现在婆婆还帮她出声了?

看了看刘翠华,婆婆理解地说道:“你大嫂一直忍着腰痛,医院看病,这都是因为家里没有钱。如果不是我这个婆婆给她带来麻烦,她在工厂里这几年也能赚不少钱。你大哥家的生活也不会比你们两家差,对不对?”

因此,请你们的两家商讨一下,是打算有一人辞掉工作,轮流回来照顾我,还是每月提供赡养费来帮助请保姆照顾我,或者等你们大嫂完成手术后,你们可以给她工资,让她继续照顾我呢?

如果你们想继续在外打工,就需要给我支付更高的赡养费。我建议你们一家人每月出块钱,你们可以自行决定。

刘翠华的两个兄弟一家互相瞪大眼睛,谁也没有想到今天老母亲召唤他们回来祝寿,却原来是暗藏了一个陷阱。

刘翠华感到非常惊讶,原来婆婆一直都是为了他们一家人着想。以前他曾经在心里抱怨过婆婆对待他和丈夫的不公,没有意识到她只是偏袒她的另外两个儿子。

刘翠华现在才明白,尽管婆婆身体不好,但她的智力并不差,她注意到两个小儿子家庭的轻松,开始为大儿子家庭考虑问题。婆婆虽然性格强势,但在处理事情上也算公正吧。

刘翠华的两个弟妹在这个时候开始与她们的丈夫商量要如何照顾赡养婆婆的问题。二弟妹提议:“我们一家还要为儿子找媳妇而赚钱,不敢辞去工作啊,我们来支付赡养费吧。”

三个小妹妹也说:“亲爱的大嫂,等你做完手术之后,还是由你来照顾我们的妈妈吧。我们家愿意付出金钱来让你照顾妈妈,我们都放心。”

婆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说:“这样也可以,我明白你们赚钱很辛苦,我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但是我得了这个病,养老问题只能由你们几家共同承担,你们不会怪责我吧?”

所有人都起身安慰着老母亲,刘翠华也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对岳母说:“妈,您抚养了这么多儿子,还帮忙照顾孙子孙女,现在他们都孝顺您、照顾您,这是理所应当的,哪会有人嫌弃您呢?大家都希望您能健康长寿,活到岁啊!”

两个年轻的弟妹感动地对刘翠华说:“大嫂,医院就诊,当您需要动手术的时候,我们会请假回来照顾您和婆婆,这样您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在餐桌上,一群人正欢声笑语地交谈着,整个场面充满了温馨与家的氛围。刘翠华望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了一阵温暖的感觉。

她感到非常幸运,因为她嫁入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婆婆非常善解人意,而且她的弟弟和弟妹们彼此之间也互相帮助。

尽管大家都面临着困难,但是拥有这份亲情的牵挂和帮扶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顺利,对吗?

写在结尾:

刘翠华是一个贤惠、懂事的儿媳妇,她住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当她的婆婆中风瘫痪后,她毫不犹豫地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里担起照顾那位无法自理的婆婆的责任。她倾注心血,精心照料婆婆的生活起居。

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肯定需要每个人互相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感同身受,这样才能做出让对方感到满意的举动。

刘翠华的婆婆是这样的人,她非常感激大媳妇的付出,因此她让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回来一起分担照顾她养老的责任。这样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的婆婆,自然会获得后辈们的尊重。

因此,刘翠华嫁入这个家庭,有一个理解她的婆婆,与弟弟、弟妹们和睦相处,她被认为是一个幸运的儿媳妇,大家有何看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