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安为人民撑起健康伞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安卫生健康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面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日益提升,开启了健康新安建设新征程。

医共体建设“两多两少”

群众尽享新医改红利

“真好!专家下来了,俺们就不用跑县城看病了!”近日,在铁门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做针灸治疗的李大爷,医院康复科的曾联红主任,高兴得竟忘了还躺在床上做着针灸,主动伸出手来和曾联红握手。

前不久,铁门镇铁门村的李大爷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又犯了,医院就诊的他,医院康复科的曾联红主任要来镇卫生院坐诊,马上改变了主意:先到镇卫生院做针灸治疗,然后等曾联红来为他诊治。曾联红耐心细致地询问其病情后,用独特的中医疗法为其做了治疗,当天,李大爷就感觉身体舒服不少。

李大爷的就诊经历是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让专家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一个缩影。以铁门镇中心卫生院为例,仅专家下沉这一项工作,从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市、县级专家来此坐诊,涵盖内科、外科、中医科多学科,群众看病首选镇卫生院,省去到县城看病来回长途奔波的麻烦。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仅使群众少跑路,还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说话,让百姓少操心。”

几天前,石井镇山头岭村的陈大爷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大汗淋漓症状,家人连忙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经过初步诊断,医生给陈大爷做了心电图检查并上传到医共体诊疗中心,县级专家通过上传的心电图立即做出诊断:下壁心肌梗死。经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医生在给陈大爷舌下含化速效救心丸后,由镇卫生院派救护车护送,中途转运救护车上,复查心电图传送至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群,启动导管室,30分医院,直接采取“双绕”(绕过门急诊、心血管病房)程序,到达导管室进行治疗,20分钟后植入支架一枚,症状立即缓解。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落实好分级诊疗,使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县医共体建设的目标。目前,医院——医院为中心,构建了医共体区域心电、影像、会诊分级诊断平台、慢病管理系统四大共享中心,下联县级其他3医院、14家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各村卫生室,实现了“基层检查、县里诊断、上级会诊、数据共享、结果互认”的共享医疗新模式。

筑造疾控“铜墙铁壁”

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为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年底,医院建设了标准化发热门诊,占地面积平米,目前是洛阳市九县中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内严格设置“三区两通道”,分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分区之间有物理隔断,相互无交叉,可同时容纳30人候诊,日门诊接诊量可达余人次。患者在就诊时挂号、就诊、交费、检验、辅助检查、CT检查、取药、输液等诊疗活动全部在该封闭区域完成,严格做到闭环管理。

县医院发热门诊的建设投用是我县持续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体现。近年来,我县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疾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行动,年成功创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卫健、疾控、公安、乡镇政府、社区和村医等多部门组成流行病学调查、社区防控等应急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加强p2实验室建设。医院、县二院、医院、县疾控中心四家p2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日单检可达到人份,混检可达到0人份,县域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打造“养老福地”

“爸,咱们回家吧!”

“不回去!”

“在这儿好,还是在家好?”

“在这儿好!”

近日,在县医养中心病房,86岁的住养人龚振民与前来探视的女儿一问一答,逗得同病房的人禁不住笑了起来。老人的女儿说,其实父亲住医养中心家人特别放心,让父亲回家只是哄他开心罢了。而患有认知障碍的龚振民却把女儿的话当真了,紧紧拉住护士的手,说啥也不愿意离开。

长久以来,国内的养老院只能养老,无法提供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能就医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情况是“医养分离”的结果。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奔波于家庭、医院之间,遇到急病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了很大负担。而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造成严重的“压床”现象,使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

我县建立医养结合中心,像龚振民这样的老人养老和医疗得到了双重保障。县医养结合中心是由县民政局和医院联合建设的集“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智能化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医院的专业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饮食疗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边医边养、综合治疗、医养为主。医养中心创建了“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化养老服务模式,不仅能全面监护老人的身体状态、安全情况和日常活动,而且能实现子女与老人、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配套的智能手环、智能床垫和智能马桶,均能实时监测老人心率情况和生活状态,稍有异常,就会报警。医疗与养老相融合,为特困、高龄、重病、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为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实现医疗、养老服务无缝对接,让“为政府分忧,帮儿女尽孝,替老人解难,为家庭减负”的宗旨落到实处,推进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家医签约服务让家有“医”靠

“除了血液、医院,B超、心电图这些都可以现场出结果。”近日,在城关镇大章社区卫生室,城关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边用公卫服务健康体检一体机为居民体检,边介绍使用功能。

刷一下身份证,体检表自动打印。扫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