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顾某,17岁,腰痛半年余,右腿麻木无力,体育课运动后,腿部酸痛难忍无法行走,晚上有时痛的睡不着,严重影响学习。拍片检查显示L4/5椎间盘突出,右侧神经根受压,家里人认为孩子还小,一直排斥手术,针灸、推拿、拔罐、贴膏药,做了很多治疗,但病情均未明显好转。
年纪轻轻,也没干重活,怎么就患上了腰椎病?
患者信息
1、手诊
腰椎生理曲度尚可,无侧弯,腰部肌肉僵硬,腰椎屈伸受限,L4/5棘间棘旁两侧压痛,并放射至右下肢,叩击疼痛,右腿抬高牵拉疼痛,双下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
2、影像学检查
3、诊断
中医诊断:腰痛病、肝肾亏虚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
参照谭氏筋伤中心临床路径,予以三阶段特色治筋:
1、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TDP、中医定向透药等;
2、筋膜刀、四肢熏蒸、关节松动;
3、舒筋宝(腰)水蒸外敷;
4、筋松方水煎服;
5、不适随诊。
治疗反馈
二诊腰部疼痛减轻,腿部力量增强,脚麻情况尚在,稍改善。
三诊腰轻微酸痛,偶尔脚麻,走路无大碍。
三诊临床症状消失,嘱避免久坐,适当功能锻炼。
病例分析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腰突”?
以往“腰突症”常被认为与运动或劳动不当造成的腰椎损伤密切相关,但近年门诊中发现不少高中学生患此病,该病出现患者低龄化的特点,主要是长时间躺着、斜靠着、侧坐着看书学习做作业,长期姿势不当,加速了筋的老化,肌力不平衡,引起颈腰甚至脊柱的慢性损伤,从而引发椎间盘突出。
此类人群,从筋论治,恢复筋骨平衡后,尤其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才能防复发。
治筋达人教你炼筋
在临床治愈后,可以练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卧虎扑食式”"打躬式”,有利于保持筋骨平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