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疾病越来越常见,这和现代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这其中,大家平时一些不经意间的不良习惯,其实正在无时无刻地伤害着我们的腰椎,而且这些行为可以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伤腰行为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久坐及不良坐姿:
1、久坐:一般认为,90分钟处在坐姿位,是大家公认的久坐时间下限。如果您一次性坐90分钟不动,就可以称之为“久坐”。坐的时间越长,对我们的腰椎、核心肌群的损害就越大。
2、前倾伏案坐姿:因为当上半身前倾时,重量会集中在腰椎这一个支撑点上,腰椎间盘承载的压力最大。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坐恐怕是一天里最长时间的姿势了。工作中,不知不觉上身就会向前倾斜、塌腰、耸肩,这样貌似舒服一些,但其实对于腰椎的压力比绷直了背坐时还要大。
3、半躺着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葛优躺",许多人一回到家里就爱这样卧在沙发、床上,其实长期保持这种姿势,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受应力增大。这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是正常坐姿的2倍!是平躺姿势的6倍!久而久之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4、翘着二郎腿坐:人在翘起二郎腿时,容易弯腰驼背,造成脊椎的压力分布不均。而盆骨会带动脊椎旋转,造成肌肉拉伸导致背部肌肉疲劳、酸痛,甚至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侧弯。
那如何坐才保护腰椎呢?
可以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可在腰后放上靠垫;可以让腰背和臀部完全靠在椅子靠背上,避免上身向前倾,尽量把椅子靠近书桌,甚至插到书桌下面;椅子太高时可以在脚下垫个脚凳;久坐40分钟左右,应该站起来活动活动。
出行方式及走路不良习惯
开车久坐、不良开车习惯:司机师傅也是腰椎病的高发人群,这和他们平时久坐驾驶和不良开车习惯有关,比如臀部距后座有一定的距离,座位离方向盘过近或过远;开车时间长了,呈头部前倾的坐势;座椅高度低,下肢呈近似于伸直的状态,盆骨的夹角过大。长此以往,不利于维持正常腰椎曲度。
正确做法:臀部顶在座椅的最后方,让腰部和后方座椅的隆起紧紧贴合,将我们的大腿和上身的角度呈现90度以上的角度。角度也不应过大,以不影响前方视野为前提;前后调整座椅,脚可以很轻松的放在脚刹位置。我们的膝关节和盆骨大概呈现一个自然夹角,减少盆骨夹角;如果有手托,把手托的位置调整好,让胳膊放在手托上,不要让整个手臂是悬空的。
女性长期穿戴高跟鞋:穿高跟鞋会出现骨盆前倾,为了保持身体处于直立的状态(躯干和地边垂直),就需要腰部的肌肉力量拉回前倾的身体,但腰部肌肉长时间收缩,就会造成肌肉劳损。而这种劳损慢慢地就会让我们的腰椎间盘的压力逐渐增高,这对腰部的肌肉、韧带、椎间盘都有一定的影响。
正确做法:避免长期穿高跟鞋出行;在选择高跟鞋时,应该选择小于5公分的;如果需要穿高跟鞋进行远距离行走,要注意走一段时间后歇一歇脚;穿完高跟鞋后,进行小腿肌肉的放松,平时也要注重颈、腰部后方肌肉的锻炼。
久卧及床具选择
1、久卧:在平躺时,腰部后方是悬空的,腰椎从侧方看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有自己的生理曲度。平躺会使腰部整个处在拉伸的状态,时间长了,腰部肌肉就会有劳损。这也是许多人在休假日躺时间长了,起床反而感觉不适的原因。
正确做法:平躺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最好在腰椎加以支撑,并且时不时地换个睡姿。
睡在错误的床垫上:有的人喜欢睡软床,有的人喜欢睡硬板床,其实这两种情况对腰椎都不好。如果睡太软的床垫,整个身体呈一个“C”型,对腰椎的肌肉和韧带都有很大的影响,短期会感到腰酸背痛,长期还会造成身体中段下陷,身体上部肌肉松弛,下部肌肉被拉紧,容易造成腰肌劳损等等腰椎疾病。如果睡太硬的床垫,会导致腰部后方悬空,在睡眠的时候,腰部得不到有效的支撑,肌肉处于紧张、紧绷状态。而且太硬的床板也不利于缓解腰痛。
正确做法:对腰椎最好的床垫应该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最好是您睡上去之后,身体的中轴线是平行的,腰椎每一个地方都得到合理的支撑,可以维持正常的腰椎生理曲线。这样的床垫软硬适中,才是大家应该选择的床垫。
直腿弯腰搬重物
许多人捡东西或者搬地上的重物,采用的姿势都是直腿弯腰的方式,这其实对腰椎伤害很大。这种姿势下,重物距离身体的位置远,会让本来很重的物品更加沉重,这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平时不经意间去捡拾重物,直腿弯腰下去后,上身再从这种弯腰状态起来的时候,发力点主要是腰部肌肉,这样的发力不仅要负担重物本身的重量,还有抬起上半身的力量,这时候我们腰椎和腰部的肌肉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力和拉力,伤害很大。
正确做法:双脚分开于肩宽,身体重心靠近重物,屈膝屈胯,然后蹲下,双手抱起或拿起重物,用下肢的力量抬起。如果要搬运到其他地方,行走时还要注意让物体紧贴胸部,这样比较省力,且不易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