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煞白的陈女士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走入冯华坚的办公室,“冯院长,我女儿的腰痛得快直不起来了,您快来看看。”
正在与他人交谈的冯华坚快步走到病人面前,了解详细病情,轻按脊椎两侧。随后双手在腰部上按动,不一会病人的疼痛感便有所缓解,“问题不大,还需要后续的治疗。”
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冯华坚虽早已走上行政岗位,但每天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不在少数。经验是中医师从医“利器”。从医32年,人体穴位早已融入指尖手法中,治愈的疑难杂症也成为经验以应对更复杂的病例。“帮助他人缓解痛苦,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职业自豪感的来源。”冯华坚说。
近日,第三届广东优秀基层医师奖公布,梅州两人入选,冯华坚便是其中之一。对于冯华坚来说,他肩上的任务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承中医国粹,医院走上特色中医康复治未病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钟玲芬张文锋
●●●“我对中医可能有点‘天赋’”●●●
“我从小身体就不好,体弱多病,都会来找冯院长看病。有时是指法治疗身体疼痛,有时候是开些中药调理身体。”疼痛有所缓解的陈女士,脸色逐渐恢复红润。
陈女士说,他们一家人都很信任冯院长,认为他医术高超,也多为病人着想,“他人很好,也很和善。”
“和善”也是冯华坚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身材高大的他身着浅色的衬衣、黑色的西裤,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容,带着平和的神态,用标准的普通话与记者交谈。
“很多人怀疑我是北方人,普通话不带口音。我可是正宗的梅州人,客家话很标准的。”冯华坚笑着说:“不仅如此,我的桂柳话也很标准。”
小时候,冯华坚的父母因为工作调动带着他到广西百色生活。高考那年,原本填写志愿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他,却被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录取了。“那时候填志愿,只想学电子信息工程,其他都是想着不当老师就行,随便填写的。”他说。
没想到就是这个随便填写的志愿,改变了他的一生。
刚上大学时,对中医懵懵懂懂的冯华坚不知道大一、大二都学习了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当大三开始学习穴位时,冯华坚的兴趣就被提上来了。“不需要多辛苦,就能熟练掌握所有穴位。”他意识到自己对中医“可能有点天赋”。
大学毕业后,冯华坚先在广西工作了几年,年随着思乡的父母回到了梅州,扎根梅州开始中医事业。
医院(现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泰康院区),医院江南门诊及医院,坚持悬壶济世的冯华坚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爱戴,成为梅州有名的中医师。
一次,一位病人因腰椎间盘突出卧床半年之久,医院都无法缓解身体疼痛。在朋友的介绍下,冯华坚来到他的病床前,利用中医手法帮助他缓解疼痛。
“我竟然能站起来5分钟了。”病人兴奋地叫起来。脚不离床这半年,让他情绪低落到谷底,能顺利站起来便已看到康复的希望。后续经过多次手法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如今病人已能正常生活,还能慢走一小时散步。
“虽然中医不像西医见效这么快,药到病除。但中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病人缓解痛苦,这也是悬壶济世的意思。”冯华坚说。
●●●“不能在关键时刻因我而掉链子”●●●
医院儿童康复科,色彩斑斓的装饰让人心情愉悦。一些孩子头上扎着针,却不哭不闹玩着手中的玩具,一些孩子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康复按摩。
“医生的手法可好了,不用一会儿孩子痛苦就减轻了,就不哭闹了。”带着孩子正在治疗的黄先生说。
医院是梅州市第一家开设医院。医院的龙头品牌,医院逐渐壮大的见证。它的成立,医院发展深刻思考下的产物。
年,医院改为医院,医院托管,冯华坚任院长。
医院,楼宇破旧、机器老旧、人才严重不足,用外人的话来说“设施设备还不如当时的松口镇中心卫生院”。
走马上任的医院管理的经验,所有工作的开展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他首先向政府争取资金改善医疗设施、设备,同时向社会广罗人才。
仅一年的时间,医院完成了第一次蝶变,更多人愿意前来就诊,门急诊量大幅提升。从年全年人次的就诊量,提升到年的人次。
年,冯华坚接到了新的艰巨任务:医院创二甲。
创二甲之路并不轻松。在梅县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医院投医院改扩建,投资1.8医院综合大楼。
同时,医用1.5T超导磁共振、64排螺旋CT、中医体质辨识仪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引入,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省内外中医专家名医工作室纷纷挂牌,医院的诊疗水平。
年,医院正式评审的到来,冯华坚的工作强度也达到了顶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腰椎间隙狭窄压迫神经,已出现间歇性跛行,无法长时间行走。
“那时候每天都可以看到冯医院中穿梭,许多同事劝他先进行手术,但他坚持要等二甲评审结束后再去。”医院医务工作者张文锋说。
虽然腰椎疼得坐不久、站不得、躺不了,每日每夜的锥心疼,但冯华坚仍然坚持一线,“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确认,不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因我而掉链子。”
年11月2日,医院正式通过二甲评审,当月底冯华坚便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医院休养了3天就办理了出院,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医院上班。用他的话说“单位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自己不在单位,心里始终放心不下”。
但因为第一次手术未得到很好的休息,年10月,冯华坚对腰椎进行第二次手术。如今,冯华坚行走时仍有些跛,但他又将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中。
●●●“荣誉在前既是鼓励也是动力”●●●
灰蓝的琉璃瓦顶、深灰与奶白相间的门窗栏边……眼前这栋融合了客家建筑特色和中国风元素的门诊大楼,美丽壮观。难以想象,7年前这里还是一栋破旧的矮房。
医院成立7年以来,医院从外及里的变化。业务量增速连续多年排在梅州市前列,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也从原来的人增长到如今人,群众的满意度和口碑也不断攀升。
“医院成为新国标下医院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更突出党建引领,医院,让党员带动全体医医院的建设者。”冯华坚说,接下来,医院将继续走中医特色发展道路,发挥中医药优势,成为区域内以中医治疗、康复、保健等为一医院。
在梅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中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医院的党员在党总支书记冯华坚的带领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全力支持梅州市抗疫工作。
他们熬制中药汤剂、制作中药香囊等,赠送一线防疫人员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防控疫情中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并为各科室配发中药香囊,祛疫消毒,提升正气,守护来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共采集核酸样本余份,累计派出医务人员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冯华坚介绍,该院百余名干部职工主动请缨,踊跃报名参加抗击疫情。同时,医务工作者们响应党组织号召,积极捐款,支持梅县区的抗疫工作。
连续4年荣获梅县区卫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确定为梅州市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荣获梅州市好医生称号、梅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梅州市优秀院长、梅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如今又获得省优秀基层医师奖……冯华坚说,荣誉在前,既是鼓励也是动力。
“事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做好中医的传承工作是当前的迫切任务。我一定认真完成,医院各科室的服务水平,竭尽全力解决患者病痛。”冯华坚说,作为一名医生,医院管理者,他愿挑起悬壶济世和传承中医的重担,希望能为梅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