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疼痛专家共识
TUhjnbcbe - 2020/9/27 17:21:00

一、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专门组织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征求建议,反复讨论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

二、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三、病因

1.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发生的基本因素,包括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减少,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向心性裂隙。

2.损伤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发生的重要因素。

3.腰骶先天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关节突不对称等先天异常,可使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4.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编码结构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凋亡因子、生长因子、维生素D受体等因素与患病风险增加相关。

5.其它因素妊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感染等是发生的危险因素。

四、临床表现

症状

(1)腰痛:腰痛常为首发症状。疼痛一般在腰骶部,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下肢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严重者可伴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或麻木。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极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3)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

五、治疗

多数病人症状会随时间推移而缓解,因而治疗应根据病程、临床表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及相应神经根受压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但不主张长期卧床,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有规律的日常活动,活动时可佩带腰围。根据情况可进行牵引、推拿、按摩等一般治疗。此外,正确的健康宣教,对预防复发、缓解症状等有一定的帮助。

2.药物治疗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曲马多、阿片类药物(羟考酮、芬太尼、丁丙诺啡等)脱水药物(甘露醇)、糖皮质激素、中枢性肌肉松弛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神经营养剂、改善微循环及中药等药物都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可根据病情选择使用。

3.微创手术与治疗

(1)针刀软组织松解术:针刀可松解粘连组织,改善软组织的血供,并减少组织对神经的卡压。内热针、银质针、神经阻滞术等可不同程度改善症状,临床上可酌情应用。

(2)射频成形热凝术:射频热凝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应用要严格选择适应证。

(3)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约0.1%,与神经节周围及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局麻药产生累加效应,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

经严格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且无法用微创技术处理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与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或)神经损害症状,而不是治愈椎间盘退变和逆转椎间盘突出。

5.物理治疗

(1)牵引疗法:腰椎牵引是LDH病人常用的保守治疗手段之一,可减轻椎间盘内压、松解粘连组织、松弛韧带、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纠正关节突关节紊乱。

(2)中低频电疗:临床上常使用的中低频电疗有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a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和干扰电治疗,TENS可以缓解疼痛,减少功能障碍,改善LDH病人肌群活化程度,但TENS疗效仍未得到公认。

医院★特色专业★

中医疼痛科专业:

各类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疼、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痛风以及各类软组织损伤、神经性损伤。

内科专业: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脑梗、脑供血不足、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胃炎、湿疹、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专科:

刃针浅筋膜松解术结合中医治疗:肩周炎、眩晕,头痛、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膝关节蹲起困难、肩关节上举外举困难

★其他业务★

外科/内科/中医科/口腔科/

妇科/放射科

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

咨询边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疼痛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