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普通老百姓也能“看懂”的“片子”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CT片、核磁共振片了,经常有患者拿着片子问我“严重不严重?突出变大了是不是病请加重了?”。这些问题确实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现代医学主要提出了两大相关因素:损伤和退变。根据突出的程度,分为膨出、突出、脱出、髓核游离。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突出程度越严重,病情越严重。
冯天有教授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创立新医正骨学,提出我们对于腰椎间盘突出不仅要看到它机体损伤退变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为了保持脊柱稳定而起到的代偿作用。当椎体发生位移后,椎间盘内髓核压力异常分布,椎间盘突出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压力释放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样也有利于稳定脊柱。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桌子不稳后人们会在一个桌腿下垫上个牙膏皮,在晃动过程中通过挤压使里面少量的牙膏重新分布达到稳定的需要,这就像椎间盘由膨出、突出、脱出、髓核游离的过程,不仅是椎间盘突出占位增大的过程,也是通过突出释放了椎间盘所受到的异常压力,保持脊柱稳定的过程。当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甚至游离,就像越吹越大的皮球,吹爆了,表面硬度反而减小了。临床中也可见到,椎间盘突出患者某次急性损伤产生剧痛后,症状反而大大减轻了。复查核磁,椎间盘突出不仅没变小反而变为脱出甚至产生游离。
因此,新医正骨学说认为:对于这些病人,不仅腰椎间盘突出不需要去掉,甚至在某种意义来讲还不能去掉,这就是代偿的作用。新医正骨通过纠正椎体的错位,利用机体的代偿功能,建立新的脊柱平衡或代偿平衡,适应现在的日常生活,尽管你的脊柱看上去不是很美,但是它能够让你健康的生活!
椎间盘脱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