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的腰痛得很蹊巧
邻居李阿姨今年3月才从会计岗位上退下来,还没过几个月清闲日子,8月初,赶上孙子出生,这下她比上班的时候还要忙,但她却乐在其中。
不知怎么回事?最近,李阿姨总是感觉腰痛得厉害,她也没在意,因为老伴前几年也是腰痛,在医院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幸不是很严重,老伴在腰痛的时候贴贴膏药就能缓解。所以,李阿姨就依葫芦画瓢,把老伴用剩下的膏药贴在自己腰上。但半个月过去了,没有一点缓解,想去照顾孙子,可腰痛又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整天愁眉苦脸的。
前不久,李阿姨感觉自己的腰痛有些不对劲了,老伴的腰早晨痛得轻些,中午开始加重,特别是弯腰干活时,有点直不起腰的感觉,但是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又好转了,他经常会有从腰部像过电一样的感觉直窜到脚尖上:而李阿姨的腰痛则是早晨起床时最明显,起床都有些费劲,下地活动以后就会好很多,不管腰痛得再怎么厉害,始终就是在膝盖以上的部位疼痛,从来没有窜到脚上去过。她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自己的腰痛难道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不是的话,那会是什么问题呢?
老伴看到李阿姨贴了自己用过的膏药还是不管用,医院疼痛门诊去看病。在疼痛门诊经过医生的检查,原来,引起李阿姨腰痛的是“腰脊神经后支痛”。
这下让李阿姨疑惑了,难道腰痛不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吗?疼痛门诊的陈医生解释说,实际上,腰痛不一定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
1
如何确定是腰脊神经后支痛?
腰痛,是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症状之一,因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常常使门诊医生头痛不已;而老年人的腰痛,更是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特别是在诊断方面,只有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大部分病因并不明确,故称之为“非特异性腰痛;其中,腰脊神经后支痛约占非特异性腰痛的80%。所以,诊治腰脊神经后支痛对于中老年人腰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腰脊神经后支痛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部痛,但腿痛不超过膝关。
在疼痛门诊,符合如下标准的患者常常会被考虑为腰脊神经后支痛:
1、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部痛,但腿痛不超过膝关节;
2、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
3、脊柱X线、CT、MRI检查正常;
4、排除内脏疾患所致的腰痛;
5、下腰痛区上方2~3个脊柱节段的横突根部有压痛点。
2
引起腰痛其他原因
人体是很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人出现疾病后也不会都表现得那么典型,所以很多疾病的症状都有相似之处。出现腰痛以后不要只考虑到是椎间盘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可能引起腰痛的因素,除了腰脊神经后支痛以外,以下这些疾病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
1、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管狭窄症发病多为中老年人或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患者一般有多年的下腰部疼痛病史,以后又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疼痛,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如果出现大腿前内侧和小腿前内侧疼痛、麻木,有可能是第1-3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出现小腿、足背部疼痛或是下肢麻木,则可能是隐窝狭窄。
除疼痛、麻木外,还可因长距离行走而感觉小腿乏力。以上症状可因休息或下蹲片刻而得到缓解,再度步行时症状又重新出现,这种现象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2、梨状肌综合征这是指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而出现的腰痛,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且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相混淆。患者以臀部和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症状的出现和加重常与活动有关,休息后明显缓解。检查时会发现臀肌萎缩,臀部深压痛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髋关节在外展、外旋时可以诱发此症状;而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此种情况较少见。由于症状较明显而且影响行走,所以,此类患者往往能够早期就诊。
3、腹腔或盆腔疾病腹腔或盆腔后壁发生的炎症、肿瘤或血管瘤等,在早期当其本身症状尚未充分表现出来时,便可刺激腰部、骶部神经根而出现骶部疼痛,或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此时要进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对不典型的腰腿痛患者,应想到腹腔或盆腔疾病的可能,常规行直肠检查、阴道检查骨盆X线摄片、B型超声检查或者腹腔盆腔CT检查,直到疾病确诊为止,方能处理原发疾病。
3
这几种治疗效果明显
明确自己腰痛的原因后,李阿姨还是很着急,因为她想快点治好腰痛,接着照顾孙子呢。那么,对于腰脊神经后支痛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
1、卧床休息腰痛常常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超过80%的腰痛患者症状在2周左右能够得到改善。卧床休息是最常用的治疗腰痛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卧床休息有效,卧床的时间不应持续超过2天,否则,腰部的肌肉力量会受到影响
2、药物治疗止痛药物在治疗腰痛时常常要用到。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抗炎止痛药物,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肾*性。
对于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乙酰氨基酚也是常用的止痛药,但副作用较大,剂量过大可引起肝*性,要谨慎使用。肌松剂可用于治疗急性腰痛,但不适用于长期治疗。
一般来说,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急性腰痛。对于急性腰痛还可以加用肌松剂作短期治疗,慢性腰痛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肌松剂;阿片类药物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好,也比按摩治疗慢性腰痛的效果好。特定的腰部通过锻炼对慢性腰痛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悬吊牵引也有一定作用,可起到减轻局部肌肉痉挛和稳定脊柱的作用。
4、脊神经后支神经阻滞选择性脊神经后支神经阻滞有助于明确诊断腰痛的部位,还增加了糖皮质激素在局部的抗炎效果,产生局麻和治疗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如果对腰脊神经的选择性阻滞能够明确缓解腰痛,则有助于诊断引起疼痛的相应脊神经节段。
5、射频治疗因为脊神经后支的化学性神经阻滞有效却短暂,所以,通过射频热凝治疗可获得更为永久性的缓解疼痛的效果。这项技术通过X线或CT引导穿刺针精确定位,用射频热凝仪选择性地破坏腰痛区域的支配神经。由于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一般患者术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地活动,适合中老年人以及身体条件不佳,难以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
从医院回来后,李阿姨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陈医生还特地嘱咐她,要减少劳动量,规律地服用药物,坚持腰部锻炼,必要的时候再来疼痛科住院进行射频手术。
李阿姨开始严格按照医嘱倣,她逢人就说:“以后再出现腰痛,一医院看病,别一腰痛了就想着是椎间盘的问题;你们看我,医院就诊,现在我的腰早就好了,就可以接着看孙子了!”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