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研究每个腰突患
TUhjnbcbe - 2020/12/20 13:54:00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研究了解年龄因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对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并按照年龄因素分组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躯体化症状(即对疾病的忽视,从而导致加深疾病的恶化)检出率最高,为27.56%;2、敌对症状(烦躁易怒孤僻,对人对事容易疑虑)为18.23%;3、强迫症状(总是强迫来回思考同一件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为17.83%;4、抑郁症状(心情压抑,产生睡眠、饮食等障碍)为12.43%;5、恐动症状(因疼痛而畏惧运动,对锻炼及日常活动产生恐惧心理)为8.5%;40岁以下组和40岁以上组患者的情绪化反应显著不同。后者焦虑程度比较严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具有焦虑情绪,中老年患者尤其突出。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方法选择研究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对所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法统计分析,结果:1、在医院医生劝导下选择手术疗法(费用约3千到6万,如开放手术、微创、小针刀等)的占18%;2、不愿意接受医生手术建议,医院的流水线作业的占(流水线作业是指对所有的患者不分病情,均采取统一的物理治疗、牵引、针灸、敷药等)28%。3、选择中医推拿、按摩、正骨、正脊等理疗的,感觉不舒服就去调理一下(平均一周一两次)的占25%;4、选择快速止痛的占(如止痛药、封闭、激素、注射、西药消炎、生物电疗等):12%5、选择其他少见特殊类疗法的占3%;(如放血、胶原蛋白溶解、IDET修补、百科石、代替疗法、挑羊毛疔、埋线等)6、选择锻炼为主的占8%;7、选择综合调养的占3%(针对重症和顽固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注重:①修复病变的筋膜;②治理患者的湿、寒、瘀、滞、虚等体质;③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④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力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中医疗法如艾灸、针灸、对症的中药内服外敷、理筋、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调理。运用这种标本兼治的综合方法,一般一两个月可消除顽固病症,后期再科学锻炼巩固2个月可不复发)。选择上述1-6的,症状基本都是反反复复,康复时间跨度大,很多患者达十数年。因此,从所花的时间和承受的痛苦、生活的质量、损耗的生命、累积所花的钱(虽然每一次花的钱不多,但积累起来就不少),都是得不偿失。选择上述第7类方法的,一般都会先经历“排病反应”,也就是会有数天病情“加重”的感觉。患者身体上哪儿问题大哪儿排病反应就大。譬如肾虚重者会经历十多天“酸症加重”,脾虚重者会泄泻,筋肌病变重者会先紧后松等。实际上艾灸、针灸、中药等运用得当都有排病反应,中医也有“未经排病,症不可愈”之说,如果腰突症患者未经历“先苦后甜”的治疗,所谓康复就只能是治标层面的康复,往往致复发。原创文章,创之不易。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研究每个腰突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