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一直众说纷纭,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如果一个病有种治疗办法,就说明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不然其他99种方法没有存在的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案同样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呢?
目前教科书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指征如下:
1.病史超过半年,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
2.疼痛剧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者;
3.出现了严重的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缩等;
4.保守治疗有效,但反复发作且疼痛较重者;
5.特殊类型的突出(椎间孔区、椎间孔外型突出)。
符合以上情况的患者,需要手术解决病情的必要性很大,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是及早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但是大多数患者还是会犹豫手术与否,但如果出现大小便无力,甚至失禁,或者下肢肌肉力量明显下降、感觉出现明显差异,这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必须马上手术。
微创手术能不能解决?答案是:能。
现代医疗手段中微创手术是最为热门的一个专业术语,究竟什么是微创?它的定义是指:
1.尽量小的软组织损伤;
2不低于传统手术的疗效;
3.不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4.更快的术后康复。
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手术可以被称为微创手术。可见微创手术的要求不仅是创伤小,恢复快,重要的是要能达到不次于传统的开大刀手术的治疗效果,
这就是答案的底气和根源。那么现在最为先进和流行的微创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手术按照上述四条标准衡量的话是一项完美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案。
首先,椎间孔镜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虽然手术过程可能有些疼痛,但是患者完全清醒,对足以损伤神经的牵拉、刺激有明确的反应,保证了外科手术最重要的一点-安全性。
第二,手术采用逐层扩张的方法把一根直径烟卷粗细的套管直接送到神经根与突出物附近,在内窥镜实时监控下,把突出的椎间盘取出来,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和最小的软组织损伤。
第三,在疗效方面,我科超过0例的实践(有效率在98%以上)已经充分证实了它的疗效。
第四,术后康复上,手术后3天即可下地活动,术后第七天可拆线出院,术后1月基本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基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
说到这里,各位一定有了更多的问题,那我就用生活中常见的“轮胎理论”来释疑。
1.问:大夫,我能做微创手术吗,是不是开刀手术效果更好?答:一个是补胎,一个是换胎,微创手术是把突入椎管内压迫神经的突出物取掉,不破坏正常椎间盘组织(正常的椎间盘仍有它的作用)。开放手术是直接把整个椎间盘取掉,用螺钉把上下两节椎体融合在一起。新车第一次扎车胎,如果不太严重,一般都先补胎,严重磨损的轮胎,补胎价值不大了,就选择换胎。补胎不耽误以后换胎。
2.问:微创手术后能复发么?答:补胎技术再高,也不能%复原,椎间孔镜的复发率在4-7%之间,数据上看,比传统开放椎间盘摘除手术复发率还要低一些。医生治病只是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一次手术并不能改变不好的腰椎。想降低复发风险,需从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做起,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以更好的保护腰椎。
3.问:大夫,我做完手术后能长期坐着工作/搬重物/长途开车么?答:扎过一次胎的地方要么环境恶劣要么有人往那扔钉子,还是少去为妙,如果确实想去,医院再见面的几率就高了好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