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临床表现
TUhjnbcbe - 2021/1/15 10:47:00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多是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改变,患者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本病又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有:

1.腰部疼痛

几乎所有患者患部有此症状,主要表现在下腰劳累后加重或者较长时期取同一姿势时腰痛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减轻,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疼痛,则疼痛突然骤发,腰背部肌肉痉挛,疼痛呈痉挛性剧痛。

2.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

疼痛主要沿臀部,经大腿后方至小腿后方或至外踝及足趾开始为钝痛逐渐加重,少数患者可出现南下往上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多为一侧,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发性突出亦可为双侧。突出物大,病情严重者。坐骨神经痛亦严重;痛轻者,患者可忍受;痛重者,如闪电状,患者稍一活动不慎即发生。当咳嗽、喷嚏用力憋气时,腹压增高而疼痛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后期常以腿痛重于腰背痛。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痛伴随出现。临床上有主观麻木和客观麻木之分;主观麻木是患者感觉腿及足背部发麻发术,像千万条小虫爬行一般,但用针刺检验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完全一样;客观麻木、用针刺皮肤时,其痛觉减退与其他部位皮肤感觉不同。

4.步行困难

患者行走困难,不愿迈步,少数患者步行较久后,感觉腿部麻、胀、痛难忍,需坐下或蹲下休息,发生与椎管狭窄症一样的神经性间歇性破行。

5.肌肉瘫痪和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表现为足下垂;症状重,病程长者,多有肌肉萎缩,尤其是小腿部肌肉萎缩更为明显,从外观上看肌肉容积变小,造成下肢肌肉萎缩。

6.功能受限

患者除步行困难外,为了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再加上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常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站立时,身体倾向一侧,患侧骨盆上升,髋膝关节微屈,足掌着地,体重主要落在一侧。下蹲动作困难,不能自己系鞋带,喜侧卧,髋膝半屈曲。从椅子上或从床上起来时,需用双手托腰缓慢起来。

医院康复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