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没想到小小竹子,就能治腰椎间盘突出骨科
TUhjnbcbe - 2021/3/1 20:00:00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jdsb/150713/4655037.html

有一句话说,人世间除了生老病死,其他一切都是小事。确实,比起生死,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值一提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的身体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物质的享受,或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各种各样的疾病在侵袭着人们的身体。如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成了都市人的常见病。西医提倡开刀做手术,伴随的是很大的风险,中医则认为颈椎腰椎的毛病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保守疗法进行按摩缓解。

竹罐

竹罐,泛指用竹子加工而成用来装物品的器皿,其广泛的运用于生活当中,常见的有"竹筒酒""竹筒饭""竹筒茶"等,还有由竹筒演变而成的乐器。以下介绍的竹罐为拔火罐所使用的竹筒罐。

竹罐隐藏的秘密

为什么用竹罐而不是平时拔罐的玻璃罐呢?您有所不知,竹子是纤维结构,在治疗之前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将中药注入到了竹子纤维中,这不是个普通的竹罐,而是药罐。可竹罐不接触骨头,能治病吗?

当代人经常会有腰部、颈部疼痛,照片子看不出问题。其实颈椎病腰椎病不仅仅是骨头的问题。

人体的脊椎系统很复杂,除了支撑身体的骨骼,椎骨关节之间是富有弹性的韧带,周围分布的神经系统,四层肌肉组织包裹骨骼,肌肉外侧有筋膜包裹。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导致腰椎颈椎病。

比如得了颈椎病经常觉得脖子僵硬,在X光片下就能看到,是因为韧带钙化了,再比如有些人得了脊椎筋膜炎,后背大片的疼痛,是由于筋膜组织失养造成局部水肿。而腰椎间盘突出、骨刺等也是因为经络不通,毛细血管供氧不足慢慢萎缩造成的。

小竹罐究竟对颈椎腰椎做了什么呢?

多年前,华佗结合了拔罐和刺血疗法的优点,发明了中药竹罐刺血疗法,相传华佗曾用此疗法给曹操治疗过头痛病。中药竹罐疗法是在继承历代医学名家的刺血疗法之上,通过不断的临床摸索,总结出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疗法。

中药竹罐疗法是集刺血,拔罐,热疗,药疗为一体的综合疗法,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循经选穴配穴,通过刺血拔罐药气热敷以祛除邪气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恢复正气的目的。它具有高效,安全,绿色,健康的特点,在治疗头痛,颈肩腰腿痛等方面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颈椎腰椎病为何要打通“任督二脉”

其实这颈椎病、腰椎病归根结底是经络的问题。中医认为这些病都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瘀滞导致的,而用西医更容易理解,脊椎组织周围分布着庞大网状的毛细血管,提供氧分。脊椎骨头、肌肉、筋膜、神经出了问题,是因为经络或者说是毛细血管堵塞了。而疏通经络血管,人体组织才能自我恢复。

小竹罐利用气压原理,能拔出气滞血瘀的痰和浊,祖传秘方还能还能疏通经络,给颈椎、腰椎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

使用方法

在拔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

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2、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3、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4、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想到小小竹子,就能治腰椎间盘突出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