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患者之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青年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工作环境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随着病症的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之后,会对患者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属于久劳肾亏、外邪入侵,致使湿寒郁结于腰,邪瘀难散。肾虚则骨髓虚,致使关节松弛在原本就出现病变的情况下,遭遇外力后病症表现更加明显。并且在患病后会感受明显的麻木、疼痛的临床表现,目前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式,手术治疗一般多适用于严重病患,常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非手术方式为主,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要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方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中药熏蒸是目前中医治疗之中的佼佼者,具有无创无痛、安全性高、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中药熏蒸是将当归、丹参、红花、乳香、杜仲、鸡血藤、川乌、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等补益肝肾、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草药熬成的中药汤剂置于熏蒸机中,将温度一直保持在体表温度之上,让患者在熏蒸的过程中将体内的瘀滞有效疏散,避免寒湿血瘀堵塞经络,同时在高温之中能够增加患者对于药物的吸收能力,能够通过皮肤、毛孔以及穴位将全身的筋脉疏通,起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此类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炎症因子,从根源减少再次发病的机制。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等治疗方式会更好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医院中医科熏蒸治疗室
详情请咨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腰椎退行性改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所致腰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
腰痛病中最常见的原因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原因复杂:
内在因素,主要是退变;外在因素,主要是损伤。二者互为因果。损伤导致退变,而退变又易引起损伤。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很早就有类似记载。
《素问·刺痛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内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悟》:“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这些描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吻合,中医将其归属于“腰痛”、“腰背痛”、“腰尻痛”、“痹证”等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多以正气亏虚,尤其肾虚骨弱为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气侵袭,跌扑外伤及劳损为诱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是该病主要病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中医有很多相应的疗法。
01
针灸推拿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腰部的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以采取针灸、推拿这样的理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缓解局部的肌肉痉挛,还有一些无菌性炎症都十分有帮助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理疗前建议先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部位及病情,以免误伤。02
中药汤剂治疗
常用的中药汤剂有左归饮、右归饮、独活寄生汤及四妙勇安汤等,不过在应用中药治疗之前,需要对疾病进行辨证,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分型:
瘀血阻络证:腰腿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寒湿凝滞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03
可以采取牵引及中药熏洗的方式
在牵引放松时对腰部进行中药熏蒸,可以一定程度增加疗效。杨阳
医学硕士
执业医师
先后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多位名老中医学习。曾于上医院针灸康复科工作,现为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于综合中药、针灸治疗疾病。对艾灸、药线灸、穴位埋线、火针、针刀、脐针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颇有心得。擅长:
针药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焦虑、虚劳。女性月经病、中青年慢性疲劳综合征、偏头痛、头晕病经验丰富。对面瘫病、干眼症、*褐斑、痤疮、湿疹、过敏性鼻炎有详尽的研究。运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痛症。坐诊时间:
每周一白天,周五、日下午晚上
“良济和”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