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不康复,小心无法行走
TUhjnbcbe - 2021/3/24 1:55:00

腰椎间盘突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还会出现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介绍下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之血管损伤


  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合并症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主要发生在经后路手术摘除椎间盘时造成。若经前路腹膜内或腹膜外摘取椎间盘时,由于暴露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或髂总动、静脉,反而不易误伤这些大血管。血管损伤的原因,多系用垂体钳过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间盘组织,结果组织钳穿过前侧纤维环,钳夹大血管后造成血管撕裂伤。

二、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时,受压神经根本身即因椎间盘组织的压迫,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是指髓核物质的化学性刺激而充血、水肿、粘连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因此在手术后,可有神经症状较前加重的可能,有的则是因手术操作而引起的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可分为:硬膜外单根或多根神经损伤、硬膜内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麻醉药物损伤。

三、感染

 是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一般感染率为14%左右。主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是:原有的神经痛和腰腿痛症状消失,5~14天后发生剧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痉挛,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四、腰椎不稳


  在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于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表现在腰椎前屈时出现异常活动。所以对于腰痛症状严重的,在功能性运动腰椎摄片时,有明显脊柱异常活动的病人,应行脊柱融合术,解决脊柱不稳定所致的腰痛。

五、脏器损伤


  腰椎间盘摘除时,单纯脏器损伤少见,几乎均是血管损伤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的合并症如输尿管、膀胱、回肠、阑尾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24 1:56:00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去年7月肖主任的诊室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患者50岁出头,轮椅推入病房,完全无法自主行走。患者自述下肢行走时无力,腰部完全无法支撑身体,稍微站立就疼痛不止,无法忍受。查体:患者下腰部正中可见纵向手术刀口,两侧腰部、臀部及双下肢广泛压痛、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双下肢感觉正常,各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询问患者病史,其于年9月份曾因L4-L5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行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卧床1个月,未进行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一个月后尝试佩戴支具下地行走,但直到4个月后还是无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站立、步行,甚至无法维持坐姿,无法独立完成卧位翻身。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理疗、针灸、推拿、止痛药等治疗,均无显效。漫漫求医路而恢复无望,患者几近情绪崩溃。

通过仔细阅片和体格检查,患者的脊柱手术很成功,也没有明确的神经、骨骼、肌肉损伤。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瘫痪在床,无法站立呢?通过给患者做表面肌电检查,问题显现:该患者腰部及腹部的肌肉耐力及力量极差,并且不能有效激活(意思是,脑子想动但是肌肉不听话),并且萎缩的肌肉因为勉力支撑身体,过度劳累乃至劳损,而导致周身疼痛。原因揭晓,患者在腰椎手术后没有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长期的卧床导致运动机能衰退。

为什么腰椎手术需要进行术后康复?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而下肢肌肉是促使下肢活动的动力来源。术后长期的卧床使腰背部和下肢肌肉缺乏活动,用进废退,腰背部和下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腰背部及下肢肌肉无力,使患者脊柱不稳,无法支撑身体、步行。并且术后康复的功能锻炼能够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有效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下图为网上所寻,非患者本人)

术后康复锻炼的时机

腰部手术的康复,应该从手术前就开始了,术前了解学习康复知识,练习康复动作,术后的康复训练则应该从手术后麻醉复苏后一直贯穿至身体机能的完全复原。只有尽早的康复介入,才可以充分保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缩短恢复时间。

术后康复内容

术后第一阶段:

保护性活动(第4~6周)

目标

?宣教:☉腰椎间盘的解剖生物力学;☉教会患者正确移动身体的方法;☉损伤机制;☉预防腰椎前凸消失的正确坐姿☉减轻疼痛的坐姿☉手术过程的宣教

?减轻疼痛向心化症状;

?通过运动腹横肌进行腹肌功能锻炼;

?改善神经活动度;

?独立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坐姿、开车(20分钟)或屈曲体位

?避免抬举或搬运重物(4.5kg)

?避免乘飞机

?避免对脊柱反复增加负荷的运动(即慢跑),和(或)腰椎负荷下反复屈曲

?在此阶段避免任何体育运动

治疗措施

?相对休息——步行,不负重自行车

?软组织活动/关节活动

?指导坐姿,避免长时间弯腰

?止痛措施(超声,经皮电神经刺激,冰敷)

?腰椎稳定性训练,先从不负重体位开始(仰卧位或俯卧位)

?神经活动[坐骨神经和(或)股神经]

晋级标准

?患者已掌握正确的坐姿、移动身体的方法及减轻疼痛的体位

?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损伤机制

?患者已掌握在脊柱非负重体位进行腹肌稳定训练的基本原理

术后第二阶段:中立稳定性训练(第6~10周)

目标

?增强患者对负荷体位(坐位、站立和行走)的耐受力

?延长症状外周化的间歇期和(或)降低疼痛的频度和程度

?提高肌力(如果存在肌无力)

?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

?在非负荷腰椎稳定训练中达到很好的腰椎节段控制和本体感觉

?改善引起症状的肌力失衡状况

?恢复腰椎活动范围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坐位/驾驶或弯腰姿势

?避免反复增加脊柱负荷的运动(慢跑)

治疗措施

?继续进行使症状向心化的反复运动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从手膝支撑开始逐渐过渡到站立)

?非辅助性脊柱稳定性训练(即手膝支撑)过程中用语言和手势提示

?确定引起症状的肌肉失衡(Sahrmann介绍的运动失衡原则)

?用于改善腰椎受限节段活动范围的手法

?开始非负荷腰椎主动活动范围练习(每次均以伸展腰部结束练习)

?继续进行仰卧、俯卧及手膝支撑中立位稳定性练习

?站立位冠状面上、下肢等张力量训练,维持腰椎中立位

?止痛措施(超声,经皮电神经刺激,冰敷)

?有氧运动

晋级标准

?腰椎主动活动范围正常

?已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

?下肢肌力恢复4/5

?手膝支撑和站立位稳定性练习时能够维持腰椎中立位

术后第三阶段:动态稳定(第10~14周)

目标

?患者无痛地完成站立位各个平面上的腰椎活动

?患者能无痛完成动态稳定训练

?患者下肢肌力完全恢复(5/5)

?患者很好地完成弯腰、举重和其他腰椎对角线平面的活动

?导致患者症状的肌力失衡得到改善

注意事项

?避免加重症状

治疗措施

?继续进行使症状向心化的反复运动

?开展动态稳定训练

?确定引起症状的肌肉失衡(Sahrmann介绍的运动失衡原则)

?用于改善腰椎受限节段活动范围的手法

?开始腰椎负重主动活动范围练习(每次均以引起症状向心化的动作结束练习)

?继续进行仰卧俯卧及手膝支撑中立位稳定性练习

?站立位冠状面上、下肢等张力量训练,维持腰椎中立位,从稳定面上运动开始,进展到不稳定面上运动

?进一步开展有氧运动

晋级标准

?站立位腰椎无痛性主动活动范围正常

?患者能无痛完成动态稳定训练(身体力学机制正确)

?下肢肌力恢复正常(5/5)

?患者没有下肢神经牵拉体征

?双下肢灵活性正常

术后第四阶段:专项运动训练(第14~18周)

目标

?使患者能无痛重返之前的体育运动

?使患者能正确完成功能性或体育活动,以便尽量减少腰椎活动

?使患者知道如何正确地过渡到重返体育运动

注意事项

?避免引起症状加重的体育运动

治疗措施

?进行专项体育训练

?继续进行动态稳定训练

?进一步开展心血管功能训练

?进一步开展四肢力量训练

恢复体育运动的标准

?能无痛进行专项体育运动

?在进行专项体育运动时,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身体力学机制

根据患者的病情,肖主任制定了一套适合该患者的康复方案:在相应部位锻炼的基础上,加上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避免肌肉疲劳。经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大约6周左右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完全自主的在无轮椅、拐杖的外力辅助医院进行康复锻炼。医院的康复治疗后,肖主任嘱其:1、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实施,运动量循序渐进,注意各运动间的间歇,避免腰部疲劳;2、采取正确姿势搬、提物品;3、防止腰部损伤;4、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态;5、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肖京主任医师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不康复,小心无法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