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包括髓核退变和纤维环破裂使髓核突出压迫腰髓神经根二产生腰痛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下肢痛。LDH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3%,但是其中只有15%-20%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该病多见于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一法语20~40岁之间,而临床又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为多见,腰4~5椎间盘突出约占60%左右,腰5~骶1次之.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分非手术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其中只有15%~20%的患者需要进行有创的手术治疗,病人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手术后若有其他间盘突出,则难以再次手术。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等,大多存在治疗时间较长、取效较慢的不足。其中针灸疗法在治疗LDH方面,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优势。但是传统的针灸疗法,取效还是相对慢,即刻取效的很少。
今天我们用微针强通法来看看腰间盘突出所涉及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微针的取穴
我们来看看具体案例:
张某某女40岁
主诉:腰部疼痛6小时。
现病史:患者6小时前于家中劳动,突发腰部疼痛伴关节弹响,后经医院,经放射检查后诊为腰部扭伤,建议静卧休息并静脉,使用营养神经药治疗,患者拒绝治疗方案并经转入我科,经平车推入诊室.现患者腰部剧烈疼痛,被动俯卧位,腰部活动完全受限,腰3、腰4、腰5压痛、叩击痛,无法翻身、起立、行走,无放射痛。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慢性疾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
检查:舌红,苔薄*。脉弦滑。
西医诊断:急性腰扭伤
中医诊断:痹病
中医辨证:淤血阻络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处置:
君穴:攒竹,至阴
臣穴:后溪附近压痛点
佐穴:委中
治疗结果:第一次针灸治疗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受限解除,可站立行走,遗留腰部酸痛。后两日,每日行上方针刺,并于腰骶部放置温灸器,至第三次针灸结束后,患者腰痛完全消失,活动受限解除,未再就诊。一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腰痛消失后未再反复,正常生活未受影响
微针强通法并不专注于创新,而是在于继承,不是另辟蹊径,而是让针灸治疗完全回纳于中医体系之中,其中首尾穴和水面理论是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发现,具有独到的地方疗效也非常突出,所以作为疗法推广的靶点,但是我们疗法更多的部分是传统的,是继承的。除了首尾穴和水面理论之外,我们还主张以证统病,穴证相应,穴位处方回归于君臣佐使层次,结构等等,兼容西医各项检查结果,并使其归纳入中医辩证体系,使其作为中医症状的延伸和辩证的依据。这才是我们认为针灸该有的样子,只是现在针灸自教育开始,脱离中医太远,才反衬出我们主张的针灸“新”。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于逯俭荔枝微课堂全国公益课程
想要更多了解微针的小伙伴添加
欢迎大家原创投稿,邮箱
.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突出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当突出的椎间盘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根时,会产生腰疼、腿疼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应以休息为主,这样减少对椎间盘的刺激,促进腰椎盘突出物以及附近的软组织的炎症的消退,为疾病的恢复奠定基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有按摩、电疗法、红外线疗法、磁疗法等,有助于消除局部肌肉炎症,改善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镇痛及减轻间盘压力的作用。
3、牵引治疗
通过牵引,可使肌肉松驰,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达到治疗目的,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骨盆牵引、机械牵引等。
4、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无特效药,主要是用药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减少疾病影响生活质量,一般选择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舒筋活血等药物。
5、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腰椎间盘突出明显,神经受压较重,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两种,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6、运动疗法
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主要是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刺激腰椎间盘的恢复,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腰椎,不要因为运动而造成二次伤害。
腰椎间盘突出的常用的锻炼方法
1、飞燕式
俯卧位,头颈部和双上肢尽量后伸,以腹部为支点,胸部和双下肢同时抬离床面,使躯体成反弓状,膝关节必须伸直。尽量维持该动作,并逐渐延长时间至实在无法坚持后再放松。重复3~5次。
2、五点支撑
去枕仰卧位,用头(1个支撑点)、双肘(2个支撑点)及双足跟(2个支撑点)为着力点,将腰背及臀部抬离床面,腹部凸起状如拱桥,停顿5~10秒后放下。
3、悬垂锻炼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体,双手向上攀住高处单杠,双足离地,使身体悬空,利用自身体重达到牵引的效果。每次悬垂锻炼1分钟,若臂力不足也可分次进行,但累计时间不应少于1分钟,每天悬垂锻炼2~3次。
4、平板支撑
趴在垫子上,用双肘把上身撑起,双脚并拢,腿部腰腹部肩部保持一条直线,作用在于强化身体的深层肌肉腹横肌,起到有效保护腰椎的作用。
5、倒走锻炼
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倒走,使腰部肌肉保持节律的收紧和松弛,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
健康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锻炼,建议在临床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锻炼方法,避免盲目锻炼,加重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