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临床文献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
TUhjnbcbe - 2021/6/9 18:36:00
湖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haoweicy.com/lehuo/1276.html
引言

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射频和臭氧治疗后短期内起效快,但作用维持时间短;胶原酶短期疗效不显著,但远期效果好。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术和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近、远期疗效良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不同情况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有保守治疗、微创介入和开放式三阶梯治疗方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内容。本研究针对大中型椎间盘突出又不愿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多种微创介入方法和药物的联合应用,利用不同技术和药物的优点,采用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年~年治疗的例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和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排除腰椎肿瘤、结核、骨性椎管狭窄、髓核脱垂和钙化,椎间盘高度降低超过2/3马尾神经损伤伴小便障碍等。临床症状为腰痛伴神经根性症状、体征与影像表现相一致,为单间隙和双间隙间盘突出,继发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伴或不伴下肢麻木、无力。均为单侧突出。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B组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间隙数量和椎间盘突出大小等方面无差异。

方法

A组患者行射频热凝术和臭氧消融术;B组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1周后加用胶原酶溶盘术。术前根据CT和MRI结合症状体征判断病变责任椎间盘,测量突出髓核的大小、位置,确定治疗靶点位置。①射频、臭氧(O3)治疗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根据病变类型在C型臂下定位标记穿刺点,如果髓核突出靠内侧定位在小关节内侧缘皮肤位置为穿刺点,在X线前后位引导下,10cm(工作端5mm)长22G套管射频针从穿刺点皮肤皮下*韧带进入硬膜外侧间隙,改为X线侧位,确定进针至深度靶点位置;突出靠外侧或极外侧定位于患侧L4~5旁开9~10cm处为穿刺点,X线引导下15cm(工作端5mm)长20G套管射频针经穿刺点经安全三角进入椎间盘后部靶点位置。连接射频仪器测电阻在~Ω之间,经高频Hz1mA感觉测试无麻木,低频2Hz2mA运动测试无肌肉跳动,表明在热凝范围内无感觉运动神经。先给予60℃30s热凝,然后给予70℃、80℃、90℃各s。然后给予50μg/mLO3每间盘10mL,推注时压力不能太大,分两次注射。拔出套管针并创可贴外敷,嘱患者卧床休息3d。②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射频和臭氧治疗1周后,给予溶盘术治疗。患者俯卧位,取病变椎间隙患侧小关节内侧缘为穿刺点,17G硬膜外穿刺针在X线C臂前后位引导下,进入硬膜外侧间隙,如果单间隙注入碘海醇0.5~1.0mL,经X线正侧位证实在硬膜外腔,给予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加得宝松1mL,观察10min无腰麻症状,给予胶原酶单位(3mL注射用水稀释);双间隙再植入并保留硬膜外导管,1周后再给予造影剂和试验量确认位置准确后,通过导管给予单位胶原酶。如椎间盘髓核突出较大,则硬膜外针进入硬膜外腔后,25G腰麻针经硬膜外针内孔进入椎间盘内,给予0.25mL碘海醇造影剂,经X线正侧位证实位置准确,给予盘内注射胶原酶50单位,拔出腰麻针,硬膜外治疗同前。术后俯卧位6h,盘内注射卧床休息3d,如果术后疼痛加重,胶原酶注射24h后给予硬膜外腔镇痛泵(2%利多卡因20mL+0.75%布比卡因20mL+神经乐平针14.4IU+维生素B.00mg加生理盐水至mL,2mL/h),静脉给予20%甘露醇mL,每天1次,连用3d。

疗效评价与随访

采用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良:偶有疼痛、原有症状大部消失、能做轻体力工作。可:症状改善、但仍有疼痛、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差:仍有神经根症状和体征,需要进一步治疗。有效率=(优+良)/总例数×%。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分别门诊和电话随访。

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时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1个月时A组有效率70.0%,B组有效率60.0%,B组较A组无统计学意义(χ2=2.,P0.05)。3个月时分别为75.0%、80.0%,3个月时B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显示在1个月和3个月时A组和B组在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上无统计学意义。1年时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P<0.01),而在1年时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短时间3个月内A组和B组治疗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差异不显著,但长期疗效有明显差异。A组有效率1年时与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说明A组治疗方案在3个月时已达到较好疗效,随着时间延长并不能再明显增加疗效。B组有效率1年时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P<0.01),提示B组在3个月后效果仍旧有较好的疗效。并随着时间的增加疗效显著增加。说明射频臭氧治疗起效快,但疗效作用时间短。胶原酶起效慢,但长期效果好。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性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射频热凝是通过射频穿刺针将电流直接作用于椎间盘突出部位,消融部分突出的髓核组织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使突出部分的纤维环受热回缩,减轻或消除对神经的压迫。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注入盘内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丧失蛋白多糖的功能,使其渗透降低而丢失水分,进而髓核体积变小,从而缓解症状。胶原酶能特异性地溶解髓核内的胶原纤维蛋白,使突出的髓核变性、软化回缩或消失,其方法为化学溶解法,从而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硬模囊的压迫,达到疼痛消除的目的。先给予射频臭氧治疗,利用起效快的优点,尽快减轻患者痛苦,另外射频穿刺可能损伤硬膜,在1周时间也会较好,如果先给予胶原酶,则射频的热作用和臭氧的氧化作用会损伤胶原酶的化学作用。综上所述,射频热凝术、臭氧消融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大中型椎间盘突出近期远期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又维护了椎间盘的正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文献引自李靖,吴成富,余四海.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54(18):68-7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文献大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