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享受做一名普通大夫!”
——医院医院骨伤专科学科带头人李振宇
周二中午12点30分,医院医院门诊楼4楼4号诊室,李振宇把刚打印出来的处方单递给患者,准备“收工”午休。年轻的患者低声说道,“李主任,‘珠海名医’评选,我给您投了一票。”
其实,“珠海名医”评选因“水*”骚扰,网络投票环节已被取消。但许多患者尚不知情,这些天,李振宇依然收到不少热心患者打来的问候电话。
身为国家重点专科——医院医院骨伤专科的学科带头人,李振宇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挑战自我,通过手法、中药、手术及康复治疗,让数以万计的患者脱离脊柱疾病的困扰。从医30多年,即使在担任行*领导职务期间,李振宇也不曾放弃临床一线的工作,“这是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的最好机会,我最享受的,莫过于当一名普通大夫!”
从医之路从兰州到珠海
作为中医骨伤杰出人才被引进
时光回溯到12年前,刚进入不惑之年的李振宇作为中医骨伤杰医院引进,从甘肃举家迁到珠海。
“我从小在甘肃长大,学习、工作没有离开过甘肃。当时,我和夫人都想换一种活法,想到外面去看看,没有考虑太多。”李振宇回忆起当初,轻描淡写,似乎当时的决定并没有来得多困难。
年,医院与珠海市*府签订协议,医院医院,共同建设医院医院。当时,许多科室重新组建,作为人才引入的李振宇很快成为科室技术上的“领头羊”。半年后,李振宇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被任命为科室主任。
十多年来,在李振宇的带领下,中医院的脊柱专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年门诊量3万多人次,年出院量多人次,住院床位的使用率不仅实现%,套用许多患者的话说,“连走廊都住满人”。
而在10年前,摆在李振宇面前的难题很多,人才的培养、治疗水平的提高等都是“难啃”的骨头。现代医学对骨科的治疗依赖手术,但李振宇对中医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在尽量不开刀的情况下,用手法和中药进行保守治疗。在慢慢的摸索中,以”中医为主、中缺西补、中西结合治疗脊柱病”为方针的诊疗方案深受患者欢迎,中医院骨科的知名度也很快被传播开。
多项荣誉“纷至沓来”
他不忘告诫团队“别骄傲”
“我们的治疗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能够不手术的一定不手术,尽量采取中药、手法、针灸、理疗、药熏等方式进行治疗。但一旦需要手术,我们也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年,李振宇带领的专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年通过评审验收滚动成为“十二五”重点专科。
随后,他和同事们研究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编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著的《24个专业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作为国标。这也意味着他们潜心研究的诊疗方案成为同行借鉴的“样板”,并得到业界专家的认可。
李振宇注重引进和创新,在珠海率先开展实施了颈腰椎间盘治疗的多项新技术;而在院内,他们的集体从年至今共8医院先进集体。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振宇所在的脊柱专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年,医院医院医院合作的《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应用》项目,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集体二等奖”。
面对“纷至沓来”的多项荣誉和越来越多的病人,李振宇并不避讳“自己享受其中”,这让他们的团队更有“底气”。但是,身为学科带头人的他告诫年轻的医生,“千万不能骄傲,特别对待手术,更需要细心、谨慎,纵然你做过千台万台手术,不管你经验有多丰富,永远要把每一台手术当成人生的第一台手术去做,不然迟早会出问题。”
当好伯乐相好马
既当“领头雁”又当“服务生”
在李振宇的带领下,中医院骨伤科队伍逐渐壮大,每年完成手术台数达多例。许多人说,李振宇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独挡一面”的技术团队。令人称奇的是,我院骨科专医院,进行手术指导。
带领着团队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李振宇和他的同事们之间也建立起日渐深厚的情谊,如唐上德、李勇、张泽胜、陈茂水等医生也已经成长为脊柱科的中坚力量。
在这批医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李振宇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技术特点,在专科发展方向中为他们提出十分中肯的建议,帮每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李振宇的“徒弟”陈茂水这样评价“师傅”,“在同行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在晚辈心中,他是无私的‘领路者’和‘铺路人’;在集体里面,他是‘领头雁’,又是大家的‘服务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医院骨四科科主任的李勇眼中,“李主任性格开朗,思想敏锐,有领导魅力,善于发现下属的长处和优点,为骨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着这些医生的每一步成长,李振宇坦言,了解和熟悉一个人难,培养一个人更难,“通过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接触,发现他们的各自特点,我希望他们能够发挥所长,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无法割舍
与患者面对面的机会
年底,李振宇被任命为医院医院副院长,具体分管药剂、医疗等业务。行*事务的繁多,是他始料未及的,“每天很多行*事务需要处理,文件、会议,加上科室的业务经常让我分身乏术。”在许多同事的“恭喜”声中,李振宇却感到了自己身体的“吃不消”。
但不管有多忙,每周两次的门诊出诊,是李振宇最看重和在乎的。“既然选择了学医的道路,与这份职业结下缘分,那么就要善待病人,多与病人接触,才不至于把自己的专业荒废。”李振宇说,“我很喜欢坐在诊室里,看着病人进进出出,他们带着期待而来,医生通过自己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最终病人开心地康复离院。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如今,他每周依然坚持出门诊、上手术,“现在的医学发展很快,作为一名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把握疾病的规律,治病充满着变数和风险。因此,即使再有经验的医生也不能懈怠,稍微少思考一点,治疗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李振宇的这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每位同事,这也使医院医院的脊柱专科,在业界和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与患者的真情互动
享受当一名普通医生的朴素原因
如今,越来越多医院找到李振宇。他说,他很珍惜每一位到来的病人,病人如同医者的“衣食父母”,这么多年的从医道路,李振宇自然与不少患者成为朋友。
家住斗门井岸的*阿姨今年已年近七旬,10年来,每当传统佳节到来前,这位老阿姨一定会带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和饲养的土鸡,从斗门坐1个医院,把这些东西交给李振宇,“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是我们的心意,我们能做的很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谢。”*阿姨的女儿小赵说。
原来,*阿姨10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后来还发现左腿小腿萎缩了将近1公分。生活上的不能自理,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让*阿姨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可把*阿姨一家急坏了。在朋友的介绍下,医院找到李振宇。李振宇在仔细检查后,帮*阿姨进行了手术,并为她制定了周全的术后康复方案。手术非常成功,出院后,*阿姨恢复良好,现在自己还能下地种菜养鸡,生活乐得自在。但*阿姨对李振宇的感激之情却未曾忘记,她说,“只要我还健在,我一定坚持有时间就去看看李主任。”
“有一天,当你帮助患者消除了痛苦,从患者的眼神中读懂他们对你的感激之情时,你会感觉到,那一刻医患之间是心心相通的,这就是我一直享受当一名普通医生的最朴素原因。”在最近举行的新员工座谈会上,身为老师的李振宇这样告诉年轻的医生们。(采写/医院办公室陈佳佳图片/由医院骨二科提供)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