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精确诊断精准减压MITLIF治疗极
TUhjnbcbe - 2021/9/11 19:44:00
QQ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jiepai/12746.html

“万例挑一”全国骨科医师规范化病例大赛“区域初赛”火热进行中,该病例由空*医院的闫晓东医师分享。优秀作品共同见证,快来为你支持的作品点赞加油吧!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7岁,系“摔倒致左下肢疼痛1月、加重5天”入院。诊断为:1.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左侧极外侧型);2.腰5椎弓峡部裂(右侧);3.腰椎退行性变3.1腰4椎体滑脱(I°)3.2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查体:腰5、骶1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5/骶1左侧椎旁叩击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5°)、加强试验阳性;左小腿外侧及足底痛觉过敏,左足背痛觉减退;左侧伸膝、踝背伸、踇背伸肌力4级;左下肢放射痛VAS8;腰痛VAS2;ODI60%。入院后完善检查,为明确诊断,行腰5左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为L5/S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导致的腰5左侧神经根受压。排除手术禁忌后行“腰椎后路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MI-TLIF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天患者左下肢放射痛症状显著缓解,术后第2天佩戴腰围下地活动,无不适;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1月复查,左下肢放射痛VAS1、腰痛VAS0、ODI12%;术后3月复查,左下肢放射痛VAS0-1、腰痛VAS0、ODI8%。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信息

女性,47岁,农民。

▌主 诉

摔倒致左下肢疼痛1月,加重5天。

▌现病史

患者1月前走路时不慎摔倒,左臀部着地;当时左臀部疼痛症状较轻,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未进一步诊治。20天前左臀部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并向左小腿外侧放射,外院行腰椎CT检查后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受压。5天前左下肢疼痛症状加重,左臀部、左大腿外侧、左小腿外侧、左足底放射痛明显。保守治疗后症状未缓解、且进一步加重,左下肢放射痛步行时为甚,行走困难;休息后可轻度缓解。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腰椎X线片检查提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病变待排”。门诊以“左下肢疼痛待查”收入住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精神可,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其他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预防接种史。其他系统回顾未发现异常。

▌体格检查

●一般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mmHg,身高cm,体重5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神志清楚,痛苦表情,查体合作,对答切题。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HR: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柔软,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

●专科查体:步入病房、跛行步态。脊柱外观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颈椎活动度良好,腰椎活动受限。腰5、骶1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5/骶1左侧椎旁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双侧梨状肌区压痛阴性。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骨盆挤压实验(-)、骨盆分离实验(-)。双上肢等长、双下肢等长、四肢各关节外观无畸形、活动度正常、血运正常。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5°)、加强试验阳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阴性。肌力:左侧伸膝、踝背伸、踇背伸肌力4级,四肢其余肌群肌力未见明显异常;括约肌未见明显异常。肌张力:四肢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感觉:左小腿外侧及足底痛觉过敏,左足背痛觉减退;躯干及四肢其余皮肤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反射:双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膝反射、踝反射均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均为(-)。病理征: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Kernig征(-)、Brudzinski征(-)。左下肢放射痛VAS8;腰痛VAS2;ODI60%。

▌辅助检查

术前: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空腹血糖、血沉、风湿三项等检验结果及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腰椎X线:腰椎退行性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病变待排,腰4椎体I°滑脱,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待排。腰椎MR:腰4/5椎间盘突出,腰5/骶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左),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待排。腰椎CT:腰5/骶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向左),腰5/骶1左侧关节突增生、骨赘;腰5/骶1左侧关节突增生内聚、关节突关节退变,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

▌诊断鉴别诊断

●诊 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左侧极外侧型);?腰5椎弓峡部裂(右侧);?腰椎退行性变:腰4椎体滑脱(I°)、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

●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以下肢放射痛、麻木为主要表现;查体常有梨状肌区压痛阳性伴下肢放射痛,髋外旋亦可引发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症状加重常与下肢活动有关。该患者查体无梨状肌区压痛阳性,髋部外旋未引发下肢放射痛,可予排除

?肿瘤性病变:疼痛异常剧烈,难以忍受,休息和改变体位常不能缓解,尤在夜间更加疼痛,难以入睡。影像学及骨扫描等可明确诊断。该患者行走时左下肢放射痛症状加重,休息后或夜间卧床可缓解,且影像学资料未发现肿瘤占位性病变或腰椎其他病变,可予排除

?纤维组织炎:中年人发病居多,腰骶部纤维组织炎时,窦椎神经受刺激,引起局部疼痛和下肢牵涉痛,引起的放射痛不按神经节段分布。该患者无下肢放射痛呈现明显的神经节段分布,且与影像学提示相对应,可予排除

?血管源性跛行:常伴有下肢发凉的症状,查体会发现股动脉血管杂音或者外周动脉搏动减弱,血管超声或其他血管检查可以发现异常。该患者无下肢发凉的症状,体格检查股动脉血管、外周动脉搏动良好,可予排除

治疗过程

根据患者病史、术前体检、辅助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左侧极外侧型)诊断明确。影像学提示腰4/5节段椎管及神经根管未见明显异常;腰5/骶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向左)、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增生、骨赘,腰5/骶1左侧椎间孔狭窄,此处腰5左侧神经根受压可能性大。为精确诊断,行腰5左侧神经根阻滞术。

诊疗操作主要步骤:透视定位腰5/骶1左侧椎间孔区;消*铺巾;穿刺针到达腰5/骶1左侧椎间孔区,诱发左下肢放射痛;于此处注入1%利多卡因注射液1ml,术后患者下地后自觉左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8降为3。3h后左下肢放射痛症状再次出现,左下肢放射痛VAS8。

曾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疗效不明显,现左下肢疼痛严重,说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决定行腰椎后路神经探查减压微创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MI-TLIF)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

腰椎后路L5-S1微创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MI-TLIF内固定术

●手术过程:

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微创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MI-TLIF内固定术。皮肤切开前0.5h,予以头孢唑林钠0.5g静注预防感染。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G臂机下透视,体表定位腰5、骶1双侧椎弓根位置并作标记。术区常规消*铺巾。于腰5/骶1左侧距后正中线2.5cm作一纵行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于椎旁肌间隙钝性分离,探及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安装逐级扩张通道,蛇形臂固定,安装通道冷光源。透视定位无误后,清除关节突表面软组织,见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骨赘大量增生,关节突关节间隙难以辨认。骨刀截除腰5左侧下关节突及骶1左侧上关节突,可见骶1上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突向椎间孔,腰5左侧神经根(出口神经根)明显受压。咬除*韧带,分离松解腰5左侧神经根,探查见神经减压彻底、无卡压。切除腰5/骶1椎间盘并处理椎间隙,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植入自体骨粒,选择合适尺寸的椎间融合器,置入腰5/骶1椎间隙。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分别于腰5、骶1左侧“人字嵴”进针点,穿刺针穿刺至椎体后1/3,透视见进针方向及深度、椎间融合器位置及深度、椎间高度均良好。置入导针、撤除穿刺针,沿导针放入逐级扩张套筒,空心丝锥攻丝。拧入椎弓根螺钉。移除导针。于腰5/骶1右侧距后正中线2.5cm作一纵行切口,长约4cm,同法置入腰5、骶1右侧椎弓根螺钉。透视见4枚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安装两侧连接棒,分别拧入腰5、骶1双侧椎弓根螺钉顶丝,拧紧并断除钉尾。生理盐水冲洗术区,见无活动性出血,于左侧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切口,无菌包扎,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ml,未输血。术后病人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四肢活动正常,安返病房。

术后第1天:给予营养神经、抗感染等支持治疗;术后24h引流量30ml,拔除负压引流管;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佩戴腰围下地活动;行术后腰椎X线检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手术伤口换药,切口干燥、无渗出、无红肿;患者无不适。制定出院治疗计划。

术前影像

腰椎X线片:腰椎退行性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病变待排,腰4椎体I°滑脱,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待排

腰椎MR:腰4/5椎间盘突出,腰5/骶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左),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待排

腰椎X线片:腰椎退行性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病变待排,腰4椎体I°滑脱,腰5椎体右侧椎弓峡部裂待排

术中影像

腰5左侧神经根阻滞术

术中照片:于腰5/骶1左侧椎间孔区对腰5左侧神经根(出口根)进行神经阻滞

腰椎后路微创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MI-TLIF内固定术

术中照片1:术中对腰5左侧神经根(出口神经根)进行精确减压。

术中照片2:术中透视确认椎间融合器位置

术中照片3:术中透视确认椎弓根螺钉位置

术后影像

腰椎正侧位X片:内固定位置良好

腰椎正侧位X片:内固定位置良好

腰椎CT:内固定位置良好,植骨确切

治疗方法的选择思路

影像学显示,腰5/骶1椎间盘极外侧突出以及后方增生的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骨赘,导致腰5/骶1左侧椎间孔神经根出口区域狭窄,腰5左侧神经根在此处受压,此前的腰5左侧神经根阻滞术也证实了这一推断。因此,需将腰5/骶1左侧椎间孔神经根出口区域进行扩大、神经根减压。关于手术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选择:

?侧路椎间孔镜可将向极外侧突出的椎间盘摘除,同时可以利用镜下动力系统去除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增生的骨赘,从而扩大腰5/骶1左侧椎间孔神经根出口区域,达到腰5左侧神经根(出口神经根)的减压;

?后路微创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经椎间孔植骨融合(MI-TLIF)内固定术,既可将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增生的骨赘彻底切除,又可将极外侧突出的椎间盘切除,从而将腰5左侧神经根(出口神经根)进行解剖显露探查,达到理想的充分的减压效果。

我们的考虑是:?如果行侧路镜,即使用镜下动力系统,处理如此大范围的关节突骨赘将是耗时费力的,效果也难以保证。X线片提示腰5左侧横突长、腰5/骶1左侧椎间孔狭窄,侧路镜难以到达需要减压的靶点,且使用镜下动力系统去除如此大范围的骨赘将是十分耗时的;?由于需切除腰5/骶1椎间盘及腰5/骶1左侧关节突关节,将破坏脊柱稳定性,且影像学提示:腰5椎体椎弓峡部裂,是可能造成脊柱失稳的因素;?患者中年女性,农民,自诉未来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主观诉求意愿强烈;?影像学提示腰4椎体I°滑脱,但腰4/5节段无不稳、无相应症状,故此次手术不予处理L4-5节段。综上,为了既达到神经根彻底减压又重建脊柱稳定性、且减小手术创伤的目的,我们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固定融合的手术,故采用腰椎后路微创通道下神经探查减压经椎间孔植骨融合(MI-TLIF)内固定术。

手术心得

MI-TLIF是对传统TLIF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在保证术中术后充分减压、重建脊柱稳定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或多裂肌肌纤维间隙,最大程度减小对后方肌肉韧带复合结构的损伤;?对责任间隙的椎板及关节突可以达到最大化显露,对责任神经根能充分减压;?出血少、术后下地早、住院时间短等。MI-TLIF既可直视下进行,也可在显微镜辅助下行精准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在切除关节突及置入融合器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两个神经根:行走根和出口根。注意神经根变异。骨性减压时务必将Kerrison钳紧贴骨面操作。术前精确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案、术中精准操作减压,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病例详情,与作者讨论切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确诊断精准减压MITLIF治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