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人日渐增长,且逐渐呈年轻化发展趋势,患者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受到严重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防护并避免腰部损伤,推荐以下7个诀窍。
1.拿低矮出物品时不要弯腰拿而应下蹲拿
常人在拿伸手够不着的低矮处物品时通常都是自然而然地弯腰拿,腰部能正常使力不会感到不适,除非是拿非常重的物品时或觉不适,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让其弯腰拿物品就比较难受了,物品越重腰部就越难受。
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取低矮处物品时建议下蹲拿而不是弯腰拿,尤其是较重的物品。下蹲后将物品贴身抱起,挺直腰背后慢慢站起来,这样能减轻腰部所受到的压力,避免加重腰部损伤。
2.锻炼腰部核心肌群
注重增强腰椎稳定性有利于腰部防护,这其中的关键则是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所以患者需要日常坚持一套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锻炼方式。
五点式:身体仰卧,用头、双手、双脚支撑,抬起腰部,使身体保持拱桥姿态。呼气时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再吸气放下。每天做3到4组,每组10次。另外要注意的是,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能锻炼过猛。
飞燕式:身体俯卧,将双手、双脚、头部一齐抬起。对于老人和肥胖者,因其四肢力量不够,所以采用这种锻炼方式时可以只抬起上半身。
3.每坐45分钟起来活动活动
久坐、坐太软的椅子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是非常不适宜的,很容易伤到腰,加重腰部负担,所以患者坐着的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活动活动,或者走一走;而座椅选较硬且高度适中的,保持腰背挺直,大小腿呈直角,这样的椅子和坐姿更能护腰。
4.天气寒冷潮湿时用双手手掌摩擦后腰
天气寒冷潮湿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极易触发腰痛,寒冷冬季与多雨夏季最容易发病了。因此,在寒冷潮湿的天气里,可用手掌摩擦后腰缓解和防护腰伤。摩擦腰部能增加血液循环,刺激局部穴位。
具体做法:挺胸平视,将双手叉在胯部上方,随后用双手手掌摩擦后腰,直到身体发热。平时可针对腰痛处多按揉。
有条件的,可以买一张按摩椅,赋闲在家时按摩几分钟,或在公共场所的按摩椅上按摩几分钟。但不要盲目去外面的小店推拿、按摩。正骨、复位也是需要专业技术的,推拿前必须明确疾病情况,对症实施,盲目推拿、按摩反而会加重腰部损伤。
5.睡觉时腿下垫一只枕头放松腰肌
很多人喜欢垫高枕头,半躺床上看书、玩手机、用电脑等,觉得比较舒服,但实际上这样的半躺状态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也会损伤腰部,还会损伤颈椎。所以不要半躺着看书、玩手机等,应端坐在椅子上看书、玩手机。
另外,睡觉时可将一只枕头垫在腿下,能减轻腰部压力;喜欢侧着睡的,可在双腿间夹一只枕头,也能减轻腰部压力。
6.坚持适度锻炼
坚持锻炼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每天坚持适度的锻炼也是对腰部护养有帮助的,比如坚持慢跑、游泳等运动,但要注意的是强度不宜太大,时间不宜太长,感觉到疲劳了便不宜继续运动了,再散散步即可。
7.35岁后更需要补钙
坚持身体锻炼对维持身体健康很重要,同时合理膳食也很重要。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食物要均衡搭配,也要注意补钙。无论青少年、成人还是老人都应注意补钙,年轻时注意补钙,年老时更不易患骨质疏松。一般来说,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钙质开始大量流失,尤其是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降低,更容易骨质疏松,所以年轻时补钙不到位的更应注重补钙。
成人35岁后更要多喝牛奶、吃贝壳类海鲜和豆制品等钙含量高的食物来补钙,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也可以到药店买一瓶普通的碳酸钙片,每天嚼一片更需要补钙,但别盲目选择含量高的碳酸钙片,过量的钙很难被人体吸收,而且容易导致结石和便秘,因此在服用期间要注意多喝水。最好还是通过吃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食物来补充,阳光正好的时候抽空晒晒太阳,促进吸收,忌暴晒。
注意:戴护腰不能连续戴超过6周
很多腰痛患者会选择一些护腰产品来辅助治疗,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护腰白天戴,晚上睡觉时不戴,且戴护腰不能连续戴超过6周,以免出现腰背肌肉萎缩。